城隍庙老板的传奇故事
2024-11-08
郝明照
704
近期我参观了刚落成的合肥城市记忆馆。展品中“城隍庙五香豆大王”、百年老字号“陶永祥”是我在城隍庙市场工作时打过交道的两位有特色、在合肥有影响力的经营户,一时思绪万千,历史场景历历在目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江淮大地。当人们思想观念,仍然被“左”的思想禁锢而翘首观望之时。合肥市委,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气魄,打破束缚,冲破阻力,把原来散落在安庆路周边自发经营的个体工商户,引导进入安庆路开辟为小商品批发市场。
随着改革开放深入,旧城改造的加快,交通与流通,繁荣与市容的矛盾日益突出。时任合肥市工商局西市区工商分局副局长沈思顺,借鉴上海城隍庙的案例,向市政府建议,依托有千年历史的府城隍庙为中轴线,建设合肥城隍庙市场。市政府通过请专家论证,由合肥市两路改造指挥部(即长江路与金寨路)具体负责开发建设。融历史、文化、商业为一体。打造安徽省第一个商业综合体,首开全国商业地产先河。
1984 年城隍庙市场建成,安庆路小商品市场退路进场,整体迁入城隍庙。
经营户由原的 200 多户,扩展到 1000 多户,年营业额突出了亿元大关,日均人流量达两万多人次。老百姓说外地人到合肥,不逛城隍庙等于没来合肥。
经营者从白手起家,到万元户;从在马路上摆地摊,到入住现代化的市场,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经营者都说:城隍庙是经商的风水宝地,是赚钱的黄金地段。
城隍庙市场先后培育出了像:炒货大王陶永祥、五香豆大王黄家源,还有牛仔服大王、衬衫大王、纽扣大王、裤子大王等一大批懂经营、善管理的大老板。
经济学家说:城隍庙是民营经济学校、百万富翁的摇篮。
四十年过去了,这批人有的已驾鹤西去,有的到全国各地发展,也有的移民海外,还有个别人看破红尘,出家做了僧人。但他们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挥之不去的思念。
虽然我已年七十有五,还是想把他们拼拔奋斗,艰苦创业,传奇经历挖掘出来,发扬光大!
城隍庙市场诞生记
城隍庙市场诞生己有四十年了。
城隍庙市场开业之初,全国各地,除西藏、台湾没有来人,其他各省市工商管理部门、城市建设部门都来参观考察,学习安徽省建设的第一个商业综合体经验。
但市场是怎么诞生的?这段历史,可能人们早己淡忘。做为一个在城隍庙市场工作十多年,参与市场建设、招商、运营、管理全过程的见证人之一,总想把这些故事挖掘出来,告诉后人,不忘历史,珍惜当下。
城隍庙市场开发建设得益于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天时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,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。
地利就是合肥市为发展经济,加强文明建设,进行旧城改造。
人和就是老工商沈思顺写的《给市长一封信》,倡导建设城隍庙市场。市领导英明决策,规划设计大师,高起点、大手笔,市两路建设指挥精心组织部具体实施。
实现了“两路”指挥部筑巢,工商局引凰,珠连壁合。一个集历史、文化、商业为一体的杰作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。
城隍庙市场是八十年代合肥地标建筑,也是合肥市对外精神文明、物质文明的名片,还是合肥旅游观光的窗口。
沈思顺长丰县人,今年己有八十三岁。早年他入伍从军,六十年代他从部队回到地方后,先在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。改革开放工商局成立后,他先后在合肥市西区工商分局、中市区工商分局、城隍庙工商分局工作,担任领导职务。长期以来他一直与小商小贩打交道,了解底层人的心声,熟悉市场情况。
改革开放初期,个体工商户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,走街串巷,沿街叫卖,既影响交通,又影响市容,管理起来难度很大。当他听说合肥市要进行旧城改造,他认为应借此机会,建设一个上档次的小商品市场。彻底解决个体工商业户经营场所的问题。
沈思顺结合多年与个体工商户打交道的体会,以及管理市场的实践,深入城隍庙周边进行实地考察,征求个体工商户和周边市民意见,向市长写了一封信--“关于开发城隍庙及建设合肥商业中心的建议”。沈思顺的建议详细从市场的规划、业态布局、国营商业、集体经济、个体工商业户如何入住市场、居民拆迁安置问题、建设资金的筹集、历史文物的保护、文化、娱乐、美食配套等等细节都有详细建议。
时任合肥市市长是魏安民看到沈思顺的建议后,赞口不绝,马上报告市委书记郑锐,两位领导将这个建议批复給市规划设计院研究。
但还没等规划研究出结果,魏安民老市长就退休了。
后来,改革家张大为走马上任合肥市市长。他在全国率先提岀旧城改造十六字:统一规划、合理布局、综合开发、配套建设的理念(后来被写入国家规划法),张大为市长决定旧城改造从长江路与金寨路开始。专门成立“两路”改造指挥部,他亲自任总指挥!
张大为市长对沈思顺建议也很是欣赏,请国家一级设计院--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具体负责城隍庙市场规划设计工作。合工大设计院由享受国务院津贴、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、研究生导师、国家一级设计师金志杰教授作为城隍庙市场项目负责人。
金志杰教授带一班人马前往黄山考察徽派建筑,将砖雕、木雕、石雕融入城隍庙项目。
合肥市“两路”指挥部具体负责实施城隍庙项目建设。
城隍庙市场的建筑独具匠心、新颖别致。它以皖南民居传统建筑特色为基调,既体现了粉墙黛瓦、飞檐翘角的徽派风格,又满足了方便购物、观光游览的多种需求,具有功能综合性、布局连续性和环境统一性的特点。
走近城隍庙市场大门,迎面一对栩栩如生、憨态可掬的石狮,仿佛在欢迎着客人的到来。西侧的“白石斋”与上方的“城隍庙市场”五个金黄色大字交相辉映,熠熠生辉。步入庙前街,东西相对的“九狮楼”和“徽光阁”被朱檐灰顶的天桥牌楼连为一体。
沿街北上,三座天桥凌空而卧,错落有致,使两边仿古街楼挽臂而立;出自名家之手的各种字号、匾额形体各异,汇成匾林。
北端两座徽派十字歇山顶式楼阁,东为酒楼“醉月居”,西为茶楼“茗香轩”。
隔街相望,古城隍庙雄狮守门,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石牌坊矗立相峙,东曰“云蒸霞蔚”政通门,西曰“起凤腾蛟”人和门,喻示着市场生机勃勃,繁荣有序。
兼有徽派、秦淮特色的“百味园”内,酒肆林立,户对壁连。
穿过府城隍庙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伟岸的庐州第一塔--思惠楼,塔高37米。环塔成群的蒙城路商场、中心广场、小商品世界和下沉式广场各具风格,自成一体。登塔俯视,市场全貌尽收眼底,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:屋脊青瓦立砌,鸱尾翘檐;台阶形马头墙施以黑线纹样,墙头饰以陶质博风板、印斗等;窗洞四边嵌以青砖窗套,窗扇、窗棂木作茶漆,纹样多端,巧夺天工。
紧挨着思惠楼的小商品世界由天井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环绕而成,设计独特,布局巧妙,楼中有街,街中有店。与小商品世界遥相对的庐阳宫,以其造型新颖的退台式外型,流光溢彩的玻璃顶棚和廊回曲折的楼梯,洋益着时代的气息。
城隍庙市场清新素雅的建筑,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与一体。达到了观赏与实用的完美统一,堪称合肥一景!
为了写好这个故事,我专程去长丰县沈思顺的家里拜访,他详细向我介绍给市长写信建议建设城隍庙市场的过程。还将保存四十一年已发黄的建议书信原稿送给我。
从沈思顺家里出来,一路上我在想,如没有他当初的建议,不可能有今天的城隍庙市场!
“五香豆大王”黄家源
当年城隍庙市场,有一位传奇式人物--“五香豆大王”黄家源。
他用地道合肥方言的吆喝声:“一毛嘞,吃(七)热的!”成了很多老合肥难以磨灭的记忆!
黄家源那经典吆喝,一度成为合肥市改革开放之初的标志性人物。他的广告词,简约而不简单,热腾腾的烟火味十分接地气。
解放前黄家源的父辈在上海与人合作开了一间手工制鞋子的作坊,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,为支援安徽发展内迁合肥。黄家源就在制鞋厂上班。到了七十年代未,黄家源不满足现状,自己出来单干,在安庆路粮站边摆了个修鞋摊,收入比工厂好多了。
他很喜欢这份工作。因为他修鞋手艺不错,特别受喜欢穿高跟鞋的年轻女士追捧。当他拿到一双要修的鞋子,先在手里摩挲好一阵子,盯着鞋翻来覆去打量着,才开始下手修理。鞋修好后,黄家源总会先清理,擦洗干净,再上油打腊,而且价格合理,回头客很多。
修鞋之余黄家源看着安庆路人来人往,琢磨着能不能做别的生意,增加收入好养活一家老小。
黄家源想起小时侯在上海城隍庙买五香蚕豆的情景,觉得味道非常好。
于是他就让妻子去粮站买了二十斤蚕豆,当时每斤才一角二分钱。回到家里他根据儿时的记忆,先将蚕豆泡了一夜,洗干净加上八角、回香、桂皮、冰糖、食盐、酱油、香醋等佐料,放在铁锅内煮熟。次日拿到修鞋摊上叫卖,引来淮河路小学同学的的围观,半天功夫二十斤蚕豆销售一空,赚了两元多,比修鞋强多了。初尝甜头的黄家源与妻子商量,干脆鞋不修了,改行卖五香蚕豆。
只不过那时刚刚改革开放,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接受做生意这一理念,黄家源一开始还常常以修鞋为“幌子”,偷偷摸摸地卖蚕豆。只是到后来买的人越来越多,他才正式打出五香蚕豆的招牌!
黄家源对食品质量要求很高,陈年蚕豆他不买,要当年刚上市的新蚕豆,他把买回来的蚕豆,筛,拣,洗干净,晒一天,再泡一夜。
虽然如此辛苦的劳累,但他还是喜欢这个行当。收入也是可观的,有时一天能卖上百斤蚕豆。那个时候收款,都是一分、二分、五分、一角钱的纸币。每天晚上全家人都在数钱,真是印证了那句话:数钱数的手抽筋!因为当时没有大票子,每天收五角、一元以上的钱都很少见。黄家源先要把钱分类整理好,然后一张一张数清楚,再按十元一叠数好捆好,第二天存入银行。
1986年1月16日城隍庙市场建成开业。黄家源也来到城隍庙经营。工商局给他在城隍庙南大门安排了最佳位置,他也把三轮车改成了小货车。白色的货车上,写上城隍庙“五香豆大王”。他把煮熟的蚕豆放在一个大保温桶内,确保顾客能吃上热的五香豆。
他还把自己打扮一番,身着一件白大褂,头戴一顶济公帽,脚登一双高筒靴,坐在一张一米多高的椅子上。用正宗地道的合肥方言吆喝:“一毛嘞,吃(七)热的!”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顾客。
黄家源制作的五香豆,做工精细,味道独特,糯糯软软,咸中微有甜味,吃在嘴里回味无穷。他用干净牛皮纸袋装满,插上一根牙签送到顾客手里,既干净又卫生。
黄家源的个人魅力,决定着“五香豆大王”的品牌。有几次他去电视台做节目,他夫人带着女儿卖五香豆,顾客说这不是黄家源亲自做的,买的人不多了。已经到了认人,不认商品的地步。
黄家源天生风趣幽默,年轻时一表人才,是个大帅哥,身材魁梧,膀大腰圆,浓眉大眼,有点像帕瓦罗蒂。他不但生意做的好,还多才多艺;学过京剧、黄梅戏、庐剧;二胡,笛子等各种乐器都能来几下。生意闲暇之余,他会在摊位前载歌载舞,或者摆弄着乐器,成了城隍庙市场的一道风景线!
黄家源既是个时代风云人物,合肥首批万元户。1987年国庆节获得首届“合肥市传统风味小吃展销会”评比一等奖!城隍庙市场还特别授予的“城隍庙五香豆大王”称号。
黄家源也是个悲剧人物,九十年代在淮河路步行街,三荣大厦二层,投资几十万元购买一间商铺,最后因项目烂尾,与开发商打官司,也没有要回购房款打了水漂。
晚年他疾病缠身,患肾衰,糖尿病,白内障眼睛都看不见东西。于2003年正月初二过世,终年72岁。
黄家源靠勤劳节俭,创下了百万财产。他结过两次婚,生育有八个女儿。他死后前妻女儿,将继母告上法庭。要求分隔黄家源遗产。法院经依法审理做出公正判决,可能这也是黄家源想得到的结果!
黄家源成名后,不少贫困户要求支助,单位要求赞助,所有的慈善公益活动都是有求必应,总想着多回报社会。
百年老字号“陶永祥”
一粒花生米,香、甜、脆、酥‘打开了人们的味蕾,是许多合肥人的童年记忆!
199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,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,在安徽省书记卢荣景,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奇葆陪同下,来到城隍庙市场调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。
丁关根部长特地来到“陶永祥”号,问正在店里恭候客人的陶景环生意是否兴隆?还有什么困难?临走时叫工作人员购买了“陶永祥”各种炒货带回北京。后来我们才知道丁关根夫人是安徽桐城人,特别喜欢安徽传统炒货。
陶永祥号1912年始于巢县夏阁镇。地处巢湖北岸的夏阁镇,因古时建夏驿阁,供行人登阁憩息而得名,这块土地上有一处名叫“小陶村”的自然村落,村里家家都承袭了不知哪一辈传承下来的“糖食”手艺。
小陶村里公认做的最好的是陶有全,他家的糖食供不应求,最受欢迎,以至于陶家人在夏阁镇街上租一个店面,专做糖食生意。既有店铺,总得起个店名,陶家人图个永世吉祥,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在夏阁镇挂出了“陶永祥”的招牌,陶家糖食炒货生意红红火火,尤其是逢年过节,四里八乡都要来镇上买陶家的糖食。
五十年代未期“陶永祥”号第二代传人陶景环辗转来到合肥,在明教寺附近开了一家炒货店,将巢湖地区的传统糖食带入省城。有美味奶油花生米、花生酥、瓜子等产品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。
八十年代中期城隍庙市场建成,陶景环购买了庙前街一号门面,将近, , , 百年老字号“陶永祥”挂在新买的店铺门头上,请名人写了店招,用红布包着牌匾,还举行了盛大的剪彩仪式!
城隍庙新店开张后,为扩大规模,增加新品种,陶璟环又在肥东县二十铺建设了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加工厂。
他把城隍庙店铺交给儿子陶维勇打理。陶维勇注册成立“合肥市陶永祥炒货有限公司”。陶维勇在挖掘传统技艺的同时,不断推陈出新,经营的糖食炒货品种多达三十多个,尤其是花生酥、奶油花生米、生姜糖等深受消者欢迎。产品不仅畅销北京,上海,深圳等三十多个省市,还出口到新加坡,日本,韩国,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。
80后陶明亮是“陶永祥”号第四代传人,他肩负着百年老字号,新时代发展的责任。陶明亮说自己是在摊位柜台边长大,耳濡目染父辈经营全过程。从曾祖父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,每一个人都对品牌文化有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。
合肥是中国炒货之都,汇集了各种各样品牌的炒货,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进步,人们的口味,消费要求也讲究卫生,讲究品味,讲究花样,讲究安全。
“陶永祥号”凭什么能让老顾客频繁光顾,新食客源源不断?不同时期的人们拥有不同的消费习惯,他们会在产品的配比上做一些微量调整。但是始终坚持的还是那些传统的工艺,传统的配方,传统的原材料。陶明亮说:以消费者喜欢花生米为例,有些地方的花生油脂大,没有香味,所以就不采购这种原料,坚持采用本地自产的小花生。老技艺的传统才能让老味道始终如一。
在科技发达时代,盛行机器化加工食品,陶永祥的每一粒花生米依然坚持手工剥壳。很多人会有疑问,手剥花生与机上操作有什么区别?陶明亮说,手剥花生和机上操作不管是从口感还是花生米的完整度,色泽都不一样。每一粒手工剥的花生米颗粒饱滿,完整的花生米背后都沉淀着匠心。正是这样的传统工艺,他才意识到了老味道的重要性。
有一件事让陶明亮记忆犹新,他在巡店时,偶遇一位操着上海口音的老先生问:你家的店原来不是有一种怪味豆吗?现在怎么没有了?当时陶明亮很是诧异,在他的记忆里,怪味豆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产品。远道而来的顾客,却语重心长说:这是你店非常有特色的好东西,应该长期保留下去!
正是这次经历,他意识到老味道的重要性。他经过一番周折,找到了已退休回巢湖老家的师傅,请他重新出山,把人们记忆中的怪味豆,生产技艺传承给年轻人。
老字号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,才能适应时代潮流,满足消费者要求。
安徽厚重的历史文化给陶永祥炒货提供了滋润土壞。陶永祥品牌虽然走过百年岁月,还是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,推陈出新,以更新颖的口味与包装,展现出老字号的徽风皖韵。
历经四代人传承,制作销售传统炒货深受消费者喜爱,如今已远销海内外。
陶永祥一百年,只做一件事!安徽老字号一味一百年!
“陶永祥”号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“中华老字号”。
安徽省商务厅授予“安徽省老字号”。
合肥市将“陶永祥传统花生米炒货技艺”列入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项目。
“贵妃凉皮”风靡合肥
在合肥,帅哥、靓妹吃凉皮,首选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知名品牌“贵妃凉皮”。
“周贵妃凉皮”创史人周玉芳、梁进华夫妇是陕西汉中人。1982年他们随单位来到合肥科研机构十六所工作,家就住在城隍庙附近,没有事夫妻俩喜欢经常到城隍庙逛一逛。
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,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做了重要讲话。城隍庙市场工商管理处,解放思想,大胆创新,在安徽省率先开辟第一个风味小吃夜市。
周玉芳母亲五十年代末,就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公私合营企业制作凉皮。六十年代末将制作凉皮技术传授给女儿,周玉芳己有六十多制作凉皮经验。周玉芳,梁进华夫妇听说要开办夜市,从中看到了商机,他们决定把陕西汉中传统风味美食带到合肥,让合肥人也能品尝到汉中美食。
城隍古庙,人潮如织,商贾云集,络绎不绝,各种美食,风味独特,各领风骚。千年府城隍庙穿越时空,延续古今繁华。周边也有不少小吃店。梁进华,周玉芳夫妇经常品尝“庐州风味小吃”。可时间久了,一口“乡愁食瘾”开始在舌尖上泛漾。心中有了一个大胆想法,都说食随人走,能不能开个小吃店?
贵妃凉皮用料取自天然植物根茎加工成淀粉,纯天然绿色食品,经特殊工艺,全手工制作加工成绵软阔泽,光滑细腻的凉皮。
经周贵妃凉皮创史人周玉芳用潜心研究,调制秘方调科,再加上凉皮灵魂--油泼辣子,口感极佳的凉皮就做成了。为合肥人奉上了“第一碗”凉皮。
周贵妃公司本着:传承、创新、健康、安全、卫生为企业理念。心怀感恩,回报社会才使“贵妃凉皮” 四十年的奋斗历程,赢得了顾客的口碑!“贵妃凉皮”的成功,真正说明了高手在民间。
周贵妃凉皮一直秉承质量第一、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,以创新特色、诚信经营、优质服务、科学管理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。
贵妃凉皮创史人周玉芳,梁进华夫妇都是年过古稀之年,他们早就开始培养两个女儿、女婿接班,将父母亲打造知名品牌传承下去。两个女儿梁婷、梁周也认识到创业难,守业更难。两代人都用心调和着一碗舌尖上的美味。
周家第二代接班人传承民间传统美食,姐妹俩为满足顾客的需求,产品由初期的单一品种发展到凉皮、米线、手工面皮、凉粉。为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,又陆续推出了杂酱面、牛肉面、馄饨、牛肉粉丝、炒面、炒饭等三十多个品种。用一碗又一碗经得起细细品味的美味,记忆着时代的变迁,也承载着一代合肥人的“舌尖上的记忆”,成了无数游子,离乡背井后,味里固守的乡愁。
1997年在国家商标局,申请注册了“周贵妃”服务商标。开创了凉皮行业先例,成为中国凉皮行业第一个注册商标。
2004年荣获“合肥市著名商标”称号。
2006年获得“安徽省十大特色小吃”、“合肥市十大传统小吃”、“庐阳老字号”等荣誉。
2024年“周贵妃凉皮制作技艺”被列为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从开始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小摊位,沿街叫卖,到今天在周家第二代传承人的努力下,在合肥市各大商业综合体及东南西北开了十多家连锁店,还持续发展连锁加盟店。
“绣花针”徐仁发
徐仁发因卖绣花针发家,成为合肥市首批万元户之一。城隍庙市场个体工商业户给他送个绰号叫“绣花针”。
在城隍庙问谁叫徐仁发?大多数人不知道,但是说起“绣花针”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徐仁发是合肥市郊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。徐仁发本是一名孤儿,他的父亲在解放前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,母亲也改嫁远走他乡。生活十分艰难,他是靠吃百家饭,穿百家衣裳长大成人。
但是他十分聪明好学,喜欢动脑筋思考问题。八十年代他经常外出闯荡,见过一些大世面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了市场,允许个人做生意。徐仁发来到安庆路小商品市场,准备创业打天下。但他又没有本钱,为了生存他向亲友借了五十元人民币。做什么行业呢?心中无数,忽然他想起自己曾经去过江苏省南通市的绣品之乡。他决定做绣花针生意,成本不大,风险又小。于是他去南通市绣品市场,进了一批绣花针、各种丝线、绣花用的竹绷子。租不起门面与摊位。他就从家里带来一个方板凳,站在高处,一手拿绣花针,一手拿绣花绷子,在上面按事先画好的图案,飞针走线,引来大姑娘、小媳妇的围观。
徐仁发一边做着示范,一边吆喝:上海产的绣花针,一分钱两根,快来买,快来看,走过路过,不要错过!
由于他的“鹤立鸡群”,吸引了市场上人群的目光,生意十分红火,又成了安庆路小商品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徐仁发在安庆路市场靠卖“一分钱两根绣花针”成了万元户,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。
一九八四年,城隍庙市场开发建设,他率先拿两万元,买下庙前街位最好一间门面。徐仁发来到城隍庙市场后,不再卖绣花针了,而是做起了大买卖。他首先注册了“合肥市仁发商行”。从摆地摊到开店当老板,他只用了三年多时间。卖服装他选择从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,进最时尚的女装,在城隍庙十分畅销,生意做的风生水起,同行称“绣花针”天生就是个发财的命!
徐仁发并不滿足小富即安,他要干一票大的生意。通过几年摸索,他认为安徽人只会给江浙人打工,大钱给江浙人赚去了。
徐仁发决心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,在长丰县租了厂房,从江浙高薪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,前店后厂,实行自产自销,什么好卖,生产什么,特别是流行时尚的女装,生意又一炮打响,在城隍庙引起轰动!
俗话说: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!徐仁发靠卖一分钱两根绣花针起家,离不开他的勤奋好学,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俗话又说: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攀登!徐仁发在城隍庙店铺里,没有请帮工,他夫妇二人带着女儿一家三口打理着生意。
别的老板有了钱,开始花天酒地,一副大款模样。徐老板初心不变,中午吃着盒饭,还是站在一个方板凳吆喝着生意!
没事的时候我与徐老板开玩笑,您站在高板凳上不累吗?他悄悄地对我说:站在高板凳上有两个目的,一是招揽顾客,推销商品;二是看可有小偷小摸,偷顾客钱包,偷我的商品。这使我茅塞顿开,不得不佩服徐老板生意做的如此之好,是因为他有别人没有的生意经!
徐仁发夫人是一位信教的虔诚信徒,听说徐老板不太赞成夫人的信仰。他的女儿出嫁后,生意也越来越难做,可能是在其夫人的长期洗脑下,听说徐老板也看破红尘,出家做了僧人,可能这就是他们的归宿吧?
城隍庙也有“杨百万”
凡是炒股票人群,都知道上海股神“杨百万”,名叫杨怀定,是中国第一代股民。
合肥也有个“杨百万”,真名叫杨永保,1981年他从安庆卫校毕业后,分配在合肥某医药企业负责药品销售工作。
几年的商海打拼使他学会了经商,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。在工作之余,他开始对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股票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1991年上海股市正处在“熊市”,他毅然以70元一股的价格,买下了2000股“延中实业”股票。而当上海股市进入“牛市”之后,他并没像一些股民那样去“炒”股票,而是用冷静的态度去审度股市。终于在第二年,当延中股升到每股370元时,他毫不犹豫地抛出全部2000股,获利几十万元,在当时他创造了奇迹。
谁料过了两天,持延中实业股票的股民遭遇了“黑色的星期五”,价格一落千丈,上海有个股民为此自缢身亡。杨永保事后说,当其他股民还希望延中股涨到400元时,他已发现价格出现波动,所以他就见好就收。
普通股民都称他是股神,神机妙算上海证券公司总经理也请他到上海谈经验体会,从此他名声大振。后来他又买进卖出许多股票,从未失过手,此时他已赚了100 多万元,他也成了当时股市的“晴雨表”。
1992年他又委托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商-安徽省国际信托公司买入飞乐股票而未买到(当时股票交易不像现在电子屏幕显示,个人可在电脑上操作,当时只能口头申报,证券商打电话给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卖,所以杨永保没有能买到飞乐股票)。杨永保以“国托”业务员未履行代理人职责作为原告上诉到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。
杨永保与证券商官司告一段落后,他决心不再炒股,经过考察他决定从事服装经营活动。在城隍庙市场庙前街,他租了一间商铺,代理全国知名的“开开”、“司买特”等品牌衬衣。
由于他善于学习,潜心研究商机,又懂经营善管理,尽管当时城隍庙市场正处在低潮期,但他的生意仍然做得风生水起,独树一帜,连许多老经营户也得对他刮目相看。
1994 年我负责城隍庙市场二期工程开发建设,当时别人都不看好城隍庙市场前景,但是他却看到了新的商机,他投入巨资一下买了两大间商铺。杨永保经常与我聊天,希望城隍庙市场应该像武汉汉正街一样,向周边扩大,才能形成规模效益;要向上海城隍庙一样多元化经营,才能做出特色来。
杨永保还有一个理念,就是不但要经营实业,还要购置物业(这可能也是与他从股市得来的经验和教训吧),股市风险大,房产能增值。
近十多年来,他先后在城隍庙市场、淮河路步行街等处购了几百万元商铺。过了几年他又把小孩送往上海读书,他还在上海购置住房、商铺。像杨永保一样从股市赚得第一桶“金”,过着幸福生活。
究竟他有多少钱,人们不得而知。
合肥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百万、千万富翁大约是从这走出来的!
作者郝明照介绍:
由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、国务院军转办编辑出版的《延伸的长城---中国转业军官风采》一书刊登了模范转业军人,合肥市工商局副局长郝明照的先进事迹。郝明照还被国家工商局授予了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。
郝明照,1984年从部队专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,从此与市场结缘,成为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,二十多年来,他大胆探索,勇于实践,多次参与了市政府重点市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。从城隍庙小商品市场,转战逍遥菜市场,再到东方商城,再从坝上街农贸市场到分管庐阳宫火灾后的修复工程。致力市场的建设和培育,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,始终在第一线负责具体操作,安徽城隍庙,安徽第一个商业综合体;东方商城,安徽第一个灯具市场,都是郝明照作为第一负责人具体操作起来的,因此被个体户称为“百万富翁的教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