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调研报告

安徽灯文化博物馆(4):无为剔墨纱灯-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

 2023-11-01

       安徽照明网

 5661

无为剔墨纱灯,又名宫灯,至今具有300余年历史。清末民初流传的《安徽八宝歌》,“纱灯笼皓魂,宣纸载烟云。徽墨文房宝,潜簟凝寒冰。摺扇青阳好,巢鱼席上珍。怀榴镶醉玉,祁茶天下闻。”第一宝说的便是无为纱灯,所以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。

无为,县名取“思天下安于无事,无为而治”之意,宋代曾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“全国四大名城”。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、赏灯习俗,北宋书画家米芾在无为任知军,每逢新春佳节,在灯笼壁面绘上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等图画,营造吉祥如意的喜庆气氛,与民同乐。久而久之,老百姓把悬挂彩绘灯笼,当作喜迎吉祥来看待。清康熙年间,无为县艺人蔡静首创剔墨纱灯。清乾隆年间,郡中知名画师蔡竹田、许石隐、卞自环等结社研习画艺,最终摒弃了色纸和玻璃,选用在丝质绢纱上作画,改进了“剔墨”技法,剔墨工艺成熟于嘉庆年代,鼎盛时制灯作坊有30多家,年产万余对。

纱灯一般呈四方形或六方形,以紫檀、红木、槠树或红椿木等坚硬木材为架,灯架外缘上雕立体龙头凤身,中配卷草形花牙,下刻象鼻或虎角。灯面蒙纱,纱灯彩绘的内容多选取人物、花鸟、飞禽、走兽、神话传奇或青山绿水、田园风光上乘者还绘以水浒、三国、红楼梦、西厢记等耳熟能详的故事,所绘层次分明、形神兼备,点明灯烛后通体透亮,礼觉效果极佳。所谓剔墨,即在绢纱画框上,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,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,干后剔出纱眼,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,干后再在胶面上描画、着色、晕染、勾线,以工笔绘制。纱为丝织品,轻薄透明。灯中燃烛,闪映画面,人影婆娑,栩栩如生。纱灯将木工、雕工、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,经过加工、成型、油漆、绘画等项工艺制作而成,别开生面。

  1894年,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操办60寿诞时,曾下诏特派统领官员来无为县征选纱灯,此后,无为纱灯便又称“宫灯”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工艺,寻访民间工匠组织纱灯生产。自1953年起,无为纱灯便连年选送参加安徽省历届工农业产品展览会,享誉江南塞北。在国庆10周年期间,无为纱灯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览会,并作为安徽省的名优特产,高高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,展示出一方的风采。

扫一扫
二维码
  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
Top